|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2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4 years, 1 month ago

本週整理筆記小組: 2組

什麼是文化?

      對人類來說文化是基本的概念。文化是人類的行為與思想的體系。文化是包羅萬象的。文化的力量是直接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透過濡化的過程,濡化就是一個孩童學會他的文化過程,孩童能透過人類獨一無二的學習能力來吸收任何的文化傳統。

       文化有時也具有象徵性的(列如:語言,圖像,文字等)。象徵大多是語言的文化中也包含了我們的食,衣,住,行。文化教導我們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其中包括我們的生活習慣洗澡,刷牙都是由文化傳承的一部份,這些自然行為已經轉變成文化習慣。

    每一個地方,環境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但由於現代運輸與通訊的快速的發展,大多的文化都被大一群人文化所同化。不過,依然有一些特殊文化持續存在。但有時有些族群將自己擁有的文化信念視為較優越,并以自己的觀點來評價其他文化的標準與價值我們稱之為“我族中心觀點”當不同文化之間理解程度的不同也會發生許多衝突。現今因全球化的過程,各個國家與人們逐漸相互連結余互相依賴

 

第二組成員(4)人

李清清

歐陽昭集

王臣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心得        族群文化的一個體現             應華一乙   40385222I 楊小津

       族群作為一個集體概念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詮釋自己的文化。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周圍。比如說,在臺灣大家都去過夜市,在享受美食文化的同時,你可曾想過它也是一種族群文化?口味做為食物偏好的表徵可以區分族群。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瞭解。臺灣的夜市作為一種特色,對很多外來人士來說,都是必遊之地。

也許會有人說:我去過,臺灣的夜市都差不多啊。你說的對,因為它代表台灣,自然有很多相似之處。

不同的人因為生長之處、宗教信仰等的不同,會影響自己對周遭事物的看法,

我們對不瞭解的事物,往往不會進行剖析,因而沒有感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食物偏好也在其中。怎樣改變?要去觀察、體會。文化只有異同,沒有好壞之分。

         臺灣夜市作為台灣飲食文化的縮影,可以讓人增進對臺灣的瞭解,如果幸運的話,,也會有機會接觸一些在傳統領域已經消失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懷舊、是歷史。你贊同嗎?

         比如說,臺灣人喜歡吃有肉汁鮮香的餡餅。。。。。我不想評論這種口味,這是習慣問題,但我知道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具有這種喜好的朋友,他們幫助帶著臺灣印記或象徵的事物傳承。這是個令人欣慰的事實。如此以來,我們的社會才會豐富多彩。

你想聊解臺灣的夜市嗎?在此,我說一些本人知道的線索,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最美味的夜市有基隆廟口夜市和台中逢甲夜市﹔“最具魅力”的夜市是台北士林夜市和高雄六合夜市﹔“最好逛”的夜市是台北華西街夜市﹔“最友善”的夜市是宜蘭縣的羅東夜市﹔“最環保”的夜市空缺﹔“獲得推薦獎”的夜市有嘉義文化路夜市、台北寧夏夜市、台南花園夜市、高雄鳳山夜市等。

─﹍﹍﹍﹍﹍﹍﹍﹍﹍﹍﹍﹍﹍﹍﹍﹍﹍﹍﹍﹍﹍﹍﹍﹍﹍﹍﹍﹍﹍﹍﹍﹍﹍﹍﹍﹍﹍﹍﹍﹍﹍﹍﹍﹍﹍﹍﹍﹍﹍﹍﹍﹍﹍﹍﹍﹍﹍﹍﹍﹍﹍﹍﹍﹍﹍﹍﹍﹍﹍__

                                                  個人心得            改良大阪燒                             應華一乙   40385222I 楊小津                       

        在附近有很多美食,昨天偶而去了一間賣大阪燒的小店。路過時聞起來好香!

         吃過才發現這個是改良的章魚燒。裡邊有高麗菜、雞蛋、紅薑。。。。。也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我還是覺得沒有菜的比較好吃。

         去過日本的朋友都覺得關西人相較東京人熱情、粗獷、豪邁,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喜歡吃的東西才不是很精緻的典型日本料理,在我看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源於做法簡單:生麵團加上章魚腳製成丸子。然後放在特製的容器裡烤。因為這種料理鍋幾乎家家都有,也就更加速了它的普及率。在當地買來吃的,

是用竹籤或牙籤串起來吃。(東京人喜歡用筷子吃。)配料因人而異,常見的有: 原味蘸醬油、加芥末。記住啊,這種醬油要甜一點才好吃。為什麼呢?

         這要講一下它的源頭,大阪市經濟發達,是西日本的經濟中心都市。一度是日本的首都,而且自奈良時代開始,大阪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在擁有眾多高級料亭的同時,亦擁有諸如章魚燒這樣普及至社會各階層的小吃。日本有「京都人為衣服而破產,大阪人為美食而破產」的諺語,可見其飲食文化發達,而且特徵之一是口味清淡,使用味道較淡的醬油。。。。。。

          回想今天老師講了多元文化角度的問題,在他談到美國不再說自己是移民國家,取而代之的是說自己是多族群社會。為什麼呢?這是多元文化視角的問題。

他説:文化沒有好壞,不可以評價,只有你是否熟習,認同的基礎是對它有認知。不嘗試只是一味遵從傳統會導致文化現象的流失。因為你在拒絕新生事物。大家應該多常識新鮮事物,不要帶著刻板印象去看待周圍的事物。我們在接受文化其實是在用食物文化的角度去接受其他族群的傳承。。。。。。

           我是不是應該多來試幾次再下結論呢?

-------------------------------------------------------------------------------------------------------------------------------------

 

各國的成年禮文化   英語107 黃鈺婷40321115L

  1. 德國: 年滿十四歲就算成人, 在每年的四五月舉辦,由政商名流與政府官員代表致詞, 講解成人之後對社會基本的義務。在當地的文化之家舉行,師長與親人表示祝賀並獻上鮮花與禮物,晚上為舞會。成年禮之前會見各界人士,參觀名勝古蹟作為預先工作。

 

  1. 日本: 1948政府定每年一月十五日為成年節,全國放假。這天會到公會堂參加成年儀式,由村長致詞勉勵。男青年之後還會進行冬泳。二十歲即可參加成年禮,日本成年禮來自中國冠禮。

 

  1. 剛果: 族長用挫刀將男青年的門牙挫成尖刀狀,此象徵男子漢,代表可與野獸搏鬥。

 

  1. 祕魯: 少年必須從八米高的懸崖跳下,即可象徵成為大人。

 

  1. 墨西哥海濱地區:少年帶著沉重的石頭游過一條海峽。

 

  1. 前蘇聯: 每年六月或七月初舉行。信仰基督教的父母要把年滿十八歲的子,女送到教堂舉行堅信禮。女孩一身白紗長裙,人們稱之為上帝安排的新娘廟會,從星期四開始連續四天到星期日,持續四天。節日第一天到中心廣場,唱莊嚴的國歌,接受區委書記的祝福與紀念章一枚和成年證書一張。青年們開始唱告別歌,之後出發去夏令營。

 

  1. 拉丁美洲:稱之為Quince,是十五歲的成年禮,會辦派對、跳舞,及吃蛋糕,蛋糕上會綁著好幾條線,大家同時時各拉一條,會得到隱藏的小禮物。

 

  1. 美國:Sweet Sixteen,也會在家中或餐廳辦派對,通常對女生而言。

 

  1. 猶太人: Bat Mitzvah,青年盛裝打扮在猶太教堂用古希伯來語唱猶太聖經,儀式完之後眾人可享用葡萄酒與麵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心得                          新年禮俗裡的文化故事             40385222I      楊小津 

 

             在橫跨亞歐大陸的埃及,除了有很多遊客慕名而去領略的金字塔,尼羅河之外還有這個聞名古國的新年禮俗。

             在人類文化發展進程中,各國的禮俗都是在相同的發展階段出現的。人們對新年的尊重和隆重的習俗,往往是因為對抗農事生產、降雨、降水不足、自然災害出現頻仍而產生的

。在亞洲的多個國家乃至世界都有類似的傳統。

         但每個國家又因自身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氣候、人口居住習慣而演變出各自的傳統。

         現在讓我們看看埃及的情況吧。

            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象了,埃及人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時候,會發生漲潮現象。當時是秋天,因為當地的節氣,正式播種的好時節,所以大家誤以為這是神要降水的旨意、神的庇佑。

       這個時期的耕作還很原始,當時農業生產還仰仗非常原始的灌溉方式,也就是這種靠天吃飯的日子,所以缺少水源和自然災害被看成是天神的懲罰。大家沒有辦法找到解決的方式,於是憑藉無限的幻想,他們斷定神靈會保佑乖順的崇拜者,所以就自動自覺地在自己家的門口放一張桌子,用容器盛裝可以蒐集到的貢獻給神靈的作物,來進行簡單的祈福活動。時至今日,克魯特人已經轉變為容器已經轉化為常見的盤子,但其他程序還是沿用之前的,供奉的作物也改變了很多,供奉的材料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加入了長滿綠牙的植物,

象徵豐裕的作物。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所以埃及的新年也叫『漲潮新年』。文化是傳承,流派的演進一定源於某種原因,瞭解了這些背景,為什麼那麼隆重的節日,他們卻會如此簡單,文化人類學就是以獨特的視角取領略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已經擁有或逐漸轉變的人類現象。


個人心得   獨一無二的文化

 

應華107甲  40385128I  王軼

 

 

文化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常見事物,例如師大鄰近的師大夜市、路邊停放隨處可見的大量機車、晚上某個時間會有垃圾車來收垃圾…等,這些日常生活中可見或習慣都是屬於文化裡面的表現的一種,它具普遍性,甚至是大家都會做的日常行為,像是早晚都會用牙膏刷牙,看似平常的事其實亦是由古至今經過演變改良而成,中國古代是用楊柳枝、鹽這些東西來清潔牙齒,雖方式不相同,但清潔牙齒其的生活文化用意未尚變更並傳遞至今。再舉個例,平日到餐廳用餐,當服務員把餐點送上,或者是購物拿找續時候我們都會說謝謝,這是一種語言上的跨種族文化,每個人從小都會被教育待人接物要有禮貌回應說謝謝,無論是歐洲、南美洲、東南亞地區,大家都會懂得並應用這禮貌,因此生活文化的一舉一動都是要透過學習、觀察所得。

 

剛說過語言上的文化,其實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區別的象徵,例如說一個說國語的人,你大概猜得出他可能是來自中國或者台灣。就台灣而言,台灣的語言很有趣,具象徵性的也很多,像是「機車」,非台灣人就只是認為只是一種交通工具,但在本地人文化認知中,有白痴等的另一種象徵意味,而這個認知正正是台灣人都擁有共同文化環境下才瞭解。

 

說到共同文化,每個人都在自身出生地區的文化環境中學習,將習得所來的看法、價值觀與他人交流、互動,使人與人之間聯繫變得緊密。這讓我想到了我自身的經歷,我是在香港出身,從小至今學習香港的文化、價值觀,現在來到了台灣,認識不少台灣人,儘管我們的文化背景不一,但也能笑談傾訴,並交換各自生活上的文化差異,像是台灣人走路節奏休閒,相反我們香港非常急促,走路慢了會被後面嫌怨,讓我發現了其實文化的不一反而會帶來更多與別人的互動,正因為文化相異的吸引和好奇,引起別人的學習心及聆聽意欲,從而讓我的人際更廣更密。

 

我認為文化造就了現在的我們,我們將造就未來的文化,隨著世代變遷一直傳遞下去。

 


 

應華 106 楊婉憶  40285132I

「文化」是指人類生活的整體表現,是人類在歷史的演進裡為了求生存,而產生出來物質與精神的綜合產物,是透過人類生活經驗的積累、彼此間的模仿與學習而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政治、經濟、宗教、教育、法律、道德觀等皆是人類文化所塑造的社會表徵,而運動也是这样

運動文化可分為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物質層面包含運動場館、運動器材、運動書籍、運動方式、運動技術、運動規則、運動組織制度;精神層面則包含運動精神、運動倫理、運動思想、運動價值觀等。此外,也因為運動文化構成元素的相互牽引,促使運動文化能夠發展成為具有特殊意義、價值及秩序的文化系統,例如奧林匹克運動文化、職業運動文化、休閒運動文化、消費運動文化等。

 

 


應華107 40385104I 黃唯婷

在上教育心理學的時候,看到某一組準備的教案,是有關各國新年習俗的介紹,我覺得非常有趣。像是泰國和緬甸等等都有在新的一年潑水的習俗,泰國的人們還會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後面跟著一輛輛花車。在德國甚至還有些地方會在新年時舉辦爬樹比賽,第一名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已是步步高升,我覺得爬樹是很特別的習俗。新年期間,每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新加坡呢,會在元旦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裏拿紅包(壓歲錢)。新年裏有個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著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且在過年時,人們特別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跟中國傳統的新年有些類似,令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是印度的新年,新年的第一天每個人都是不可以生氣的,除此之外,在元旦早上,每家都會傳出哭聲,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以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是對人生的慨嘆。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用哭來過新年,與中國傳統要以喜氣、快樂、團聚的氛圍有很大的差異。可見各國文化的不同,我認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小小的新年就能看出各國文化大大的不同,可以得知各國文化都是各具特色的,應該都要以正面的態度看待與自己國家傳統不一的文化。

 


 

王霄俊 said

 

王霄俊 歷史系 40222062L

跟大家分享「雲南山歌」,唱山歌是雲南人不可缺少的業餘樂趣,雖然內容有些俗,但人類本來就很「俗」,而現在人們欣賞很多文化都是講究「雅」,然而雅俗都是意味著不同的文化,懂得雅俗共賞的人,才是懂得欣賞的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oY31AtMok

 

ooqqjun@... said

 

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同的文化,缅甸是一个多文化的国家,对于很多文化背景都没有人去发觉,因为未开化的民族还有很多,我介绍给大家看看这样一个影片,它带有很浓重的传统背景。 http://youtu.be/xxEHRZsPnzg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