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整理筆記小組: 4組
文化人類學 第四周筆記 第四組 2014/09/29
李怡慧 楊枝昇 李連君 藍慧盈 王霄俊
首先,老師與我們討論香港近日發生的議題,請香港人上台發表,主要為香港大學生為了爭取落實真普選事件,香港警察使用了催淚瓦斯、胡椒,並拿槍逼迫人民撤退。老師希望在座同學能夠與香港的同學討論,以文化學的角度,去判斷這件事情。有些人會與香港這次的事件產生認同並互動,有些人則沒有同樣的反應,可藉此討論香港的認同是如何形成的。
討論仁川亞運,台灣棒球隊得到銀牌,人們會為自己所支持的隊伍加油,者也是認同的例子之一。其實這不過是一個棒球賽,也離台灣很遠,但報導新聞的人會知道大家對於這個議題產生興趣,台灣人會對於自己的隊伍產生認同,因此這也是一個認同的例子之一。
本周的課本進度為第四章應用人類學。老師希望大家能夠一同討論完成此章節,每組挑一個章節討論,討論章節內容以及有什麼演講可分享。
接著,各組派一位同學上台報告,並請台下同學評分,本周有三組同學進行報告。
下周作業:
個人作業:請每一個同學和成長背景不同的同學,詢問教育制度對於成長的影響,並討論有什麼不同。
組別作業: 請各組回去準備歡迎光臨人類學的第一章,延伸其議題並報告。
個人心得 身為香港人
應華107甲 40385128I 王軼
我是在香港出身、成長的一名香港僑生,對於香港的文化我是感到驕傲、自豪,文化學角度來說這是我族中心主義,但很難會有誰不為自己出生地的文化環境有認同感。香港社會有言論自由,在不犯法的前提下,可以有多種渠道發表自己的聲音,像是每年必有的大型七一遊行,人數以萬單位來統計,我為我們這份自由感到高興,因為目前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都沒有言論自由,像是北韓。
香港政治方面的特首選舉從以往的小圈子選舉改變成普選形式進行,我們每個成年人從沒權力投票變成都有一張投票權,這應該是為我們權益值得高興的事,但問題是,普選中的候選人名單決定權仍不在我們手中,換言之,我們有權投票選特首,但沒有權選我們想投的對象,說得難聽點,假如將來給我們提供的候選人,一個是失智一個是失常,我們也得要從中選一個當特首來管理香港。這正是我們眾學生站出來爭取的地方。我們認為這種普選不是真正的普選,而是虛有外表的選舉,內裡跟以前沒兩樣,於是,開始了為爭取真正普選的長期抗爭,學生們以不上課行動表示不滿,有的走到街上佔領道路。最後學生們放棄學習、時間爭取了一個跟政府直接對話的機會。
有人會認為犧牲了香港的經濟、社會的日常僅換取了一個官方式的對談,這些犧牲尤其對於原本在被佔領區域的小市民生意造成很大損失,也影響了香港其他市民的日常生活,甚至為了應對抗爭而出動大批警力的這筆稅金是出自每個香港市民身上,一個對話在這些損失面前是被認為不值得。然而學生們會認為,至少我們一起為同一個信念站了出來,而我們的這個行動付出也有得到一個回應,雖然不大,但至少證明我們行動是有用。
我認為兩方都各有道理,換個角度思考,都是出身自同一片土地,沒有人希望這片土地會被淹沒,當然都希望這片土地將來能開滿花草,有美好的將來。不難理解政治選舉改變的用意,也不難明白學生們想爭取真普選的用意,但凡事都應有先後次序,學跑之前得學走路,儘管天生會跑,但腳下的道理又是否正是適合跑步的跑道?抑或仍是一片泥濘?真普選非不可行,只是我認為時機尚未成熟。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