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4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3 years, 3 months ago

文化人類學 楊聰榮 Dr. Edwin Ya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應用華語系 海華組 研究所

103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綱要

 


 

 

個人心得   宗教的力量

 

應華107甲  40385128I  王軼

 

 

在課堂上聽完有關宗教的衝突和一些新興宗教的講解後,我覺得宗教是一種神秘又具吸引的精神上的信仰力量,它的本質視乎每個人的看待,有好有壞,而每個宗教箇中的理念大相徑庭,東方主要是佛教,其主張個人向自身的修養及捨棄;西方主要有天主、基督、伊斯蘭教等,則主張拜奉並相信各個的上主。可見各宗教的不同取向。

 

接著在這堂課上我報告了有關現代新興宗教的看法,其中較多人信奉的像是巴哈伊教、統一教、摩門教等,為何對於新興宗教的爭議一直都有,是因為大多的新興宗教是從一些悠久歷史宗教中所洐生出來的,但它們所抱持的理念卻與其基礎的宗教相違背,而同時又號稱自己是從其違背的宗教有關聯,此舉使很多信奉傳統宗教的信眾不滿和爭議。

 

剛提及過,宗教有好有壞,在於你的看待方法,然而邪教正是不法分子利用宗教的本質去欺騙信眾以達到金錢、社會影響上的回報。像是奧姆真理教,教唆並讓信眾在東京地鐵放沙林毒氣,使12人死亡及5千多人受傷,會造成對其他人及社會一種負面影響時,其宗教已經完全變質,非宗教而是邪惡思想的精神團體。

 

最後,我認為宗教是被動的精神,你的相信與否、方式、看法才是主導一方,若反而被它控制你的思想,這已經是變質的宗教。而在現今生活急促壓力沉重的社會中,宗教可以被用於人們精神上的慰藉,安慰現代人複雜的心靈。同時正因目前社會觀念開放等的因素,亦讓新興宗教興起,宗教本質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不管信奉哪個宗教,重點是你如何用待它,當然前提是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都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前提下。

 


應華107,40385126I,關旭婷-上課心得

今天分享了馬來西亞馬來人最注重的日子,也是全世界穆斯林都會過的開齋節。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對友族同胞的開齋節算是很熟悉,每一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多好吃的,或是很多邀請到他們家作客的邀請函,很熱情的招待我們。我非常喜歡他們在第一天跟爸媽懺悔並要求原諒的這個過程,因為想一想自己一年中也會做些讓爸媽傷心的事,自從知道了他們的這個習慣之後,我就把它學起來,做錯事也會向爸媽懺悔。還有齋戒月的部分,因為身邊也有很多馬來朋友,每一年看到他們不能吃,不能喝,會覺得很辛苦,但他們總是很堅毅的忍耐過去,讓我見識到宗教的影響力。


 

應華107,40385126I,關旭婷-上課心得

今天老師也有講到外籍人士來臺灣所察覺到的文化差異。想想自己剛來臺灣的時候,真的所有一切都很新鮮。最讓我印像深刻的是公車與捷運裡的博愛座,覺得臺灣在這方面做到很好,台灣人都非常禮讓。再來就是這里從事服務業的人們,大家都非常有禮貌,熱情。無論進到那一家店,都會聽到“歡迎光臨,你好”這幾個字,離開時也會聽到“謝謝光臨”。我不能說這在我國家里看不到,但臺灣人這方面確實做的很棒。棒的這些文化都停留在我的腦海裡。我感受到的是台灣人滿滿的愛心,常常迷路的時候都不會害怕回不到學校,因為總會有很熱心的叔叔阿姨幫忙。臺灣的環保也做得很好。這真的是我的必須好好學習的,看着大家從小就養好的好習慣,垃圾都會先分類過再扔,減輕工作者的負擔,也可達到環保作用。來到臺灣,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文化,相信在未來的4年,也一定會有更多的文化等着我。


 

應華107,40385126I,關旭婷-上課心得

今天聽了王軼同學的報告,覺得宗教真的可以影響很多,尤其是現在複雜的社會里,人們常常活在壓力當中,更容易使新的宗教興起。我覺得無論是什麼宗教,只要不要是傷害人,傷害這個社會的都可以被接受。因為宗教本身就是作為輔助人們在心靈上得到慰籍,宗教的理念常常可以支撐很多人。我覺得有些人因為想要謀取利益而興起新的宗教去騙取民眾的財產或是其他的非常的可惡,這樣不但扭曲了宗教本身存在的意義,也會讓這個社會更人心惶惶。


應華107  40385113I 林亭均   心

 

佛教從東漢傳入中國以來就深深地改變了中國文化

從前中國人並沒有對於地獄的各種想像、善惡輪迴的概念

但是自從佛教漸漸融入中國百姓的生活之中

人們想要積善好為來生準備的想法及害怕死後的地獄世界等等都巧妙與傳統儒家的學說結合,成為統治者很好的工具,提供維持社會的穩定性又維持傳統禮教的功能。

 

以下是幾點我的統合:

 

1.由傳統承負觀點轉化為輪迴觀

  主要轉變是在梁武帝時,內容是上一代人的罪愆由下一代人承擔轉為自負因果

2.六道與地獄觀

  自從地獄這一觀念被介紹進來,就與古代傳說中的泰山和道教的酆都大帝相結合。大大豐富了中國人對死後世界的想像。各種極盡渲染的恐怖故事也提供了廣大民眾遵守禮教、維持社會秩序的功用。

3.善惡與報應

  古代中國的觀念是先報才有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到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化才漸漸有了自身果報的觀念,以前的你的所做為影響到現在的你,現下的你也影響著以後的你,乃至下輩子的你。為了要求更美好的未來所以要廣種福田,人們也有了做善事的觀念,這是華人世界根植於心的觀念,可能今天隨手撿了垃圾、少幾個壞念頭......不同於西方人認為是神在指引他們,我們是為了自己而努力。意外地有助於儒家禮教的鞏固。

 

 

對於華人來說,宗教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不像西方人或中東人那樣曾引發過三十年戰爭或聖戰,我們並不會為了貫徹宗教的教義而去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想要的只是一種對於苦日子的寄託,是一種安慰,有人可以包容我們現在的不幸與忍耐,對自身或子孫許諾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所以對宗教的包容性才這麼大,因為就只是我們想要依靠的對象不同而已,沒有到需要拼命博血的分歧。我覺得這也是很不錯的。

 

 


 

 

應華107 ,4038523I   李清清    心得報告

    在課堂上講了許多關於宗教的衝突,習俗與理念。讓我想起緬甸發生的宗教衝突的事件。緬甸有許多宗教,但大的宗教有佛教與穆斯林教,佛教大概占了90%,但兩大宗教間常因一些誤會而打開殺戒。穆斯林教大多在曼德勒與孟加拉,因此發生事情多在這些城市的附近。2012年3月在密鐵拉因為金飾店的紛爭進而演變成宗教問題。因此引起了緬甸佛教徒的不滿,帶人去將穆斯林的寺廟燒毀,也造成了許多的傷亡。這場戰爭也引發了許多的問題與質疑。有人認為這是宗教間的衝突但有人也認為是政治間的利益問題。我覺得任何的宗教問題都與國家的政治理念相關。列如,羅興亞人世代聚居於緬甸邊境,是七八世紀以來,由阿拉伯及伊朗商人,與孟加拉人及緬甸土著不斷融合的混血民族,是長居於此的少數民族,但因羅興亞 人信奉回教,緬甸軍政府一直不承認他們的國民身份,在無根的熟悉土地上逐漸被邊緣化,連自由活動及結婚等法律權利也遭剝奪,淪為人類在種族和宗教爭鬥之中。

 


 

 

應華107 莊雅惠40385122I

世界上有著各種不同的信仰,無論相信與否,自古以來就因存在而有人信仰,任何的宗教無所謂絕對的好與壞之分,信或不信,完全取決於人心。然而綜觀歷史,卻有許多宗教之戰,現在最為明顯的應該就屬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大宗教之間的衝突,將穆斯林塑造為「恐怖份子」,兩端烽火不斷,難道這就是他們眼中所想「信仰」的,支持他們宗教的經典內所謂的寬容在哪?尊重和包容又在哪?戰爭、殺戮難道就是他們所追求這樣的結果嗎?!所以我認為!不同的宗教信仰,我們都要給予尊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應華107黃唯婷 40385104I 心得

依照宗教這個主題,我去查了什葉派與遜尼派的資料(衝突)後,認為以宗教為背景的戰爭是非常可怕的。兩教派之間的嫌隙追溯到穆罕默德去世時的七世紀早期,關於新興伊斯蘭團體的領袖繼承人的紛爭 ,而戰火延續至今。在早期,什葉派不斷的被遜尼派壓制屠殺,即使如此,屬於少數的什葉派,卻大多為現在擁有領導權力的人,這當然會導致遜尼派的不悅,並展開攻擊。2003年的伊拉克侵略戰爭,遜尼派成功在伊拉克統治什葉派,但在911的發生後美國態度轉變,推翻遜尼派的政權改成民主制,卻又讓許多什葉派的人賞握了政權,在這樣的情形下,這倆派別的衝突不斷。我認為,這倆派別的源頭是一致的,卻因一點信念的不一樣導致多次的宗教戰爭在此爆發,在這樣的情形下只是導致更多悲劇發生,所以可以多多進行溝通,而不是因為不滿就展開聖戰,這樣的聖戰,充滿血腥暴力,且沒有任何的神聖的意義,這樣只是為了消除異己的聖戰,反而讓我覺得失去了聖戰的本意。


應華107楊枝昇 40385125I 心得

今天聽到有關許多宗教衝突的問題,在我們現今的社會上有很多宗教信仰,其中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歷史上發生的宗教戰爭最多,其中最有名的宗教戰爭是十字軍東征。它即是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宗教戰爭,為爭奪地中海周圍,尤其是地中海東岸即西亞西岸以及耶路撒冷的控制權的戰爭。直到今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因著這些宗教衝突,讓我看到有很多人為了持守宗教信仰而被侮辱,甚至犧牲生命。我個人覺得宗教信仰是一種心靈交託,而不是用來起衝突的一個工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所以我們要尊重彼此之間的信仰,捍衛自己的信仰,而不是因著你信奉什麼宗教去批判、侮辱、歧視和踐踏,這樣才能避免發生宗教衝突。

 


應華107,陳顗行40385123I-上課心得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宗教,老師講起『新興宗教』,即場要我們舉例;因此,我認識了很多以前從未聽說的宗教組織名。
其實每個『新興宗教』的產生,某程度上也代表該地區原本的宗教信
仰發展有所變化,也可能是受到其他外來宗教所衝擊。而例子有:觀音法門、佛乘宗、摩門教、天帝教、天理教等等。這些宗教來自世界各地,有些從傳統宗教演變過來,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其教義有所不同。
然而,有些宗教未被世界承認為合法宗教,亦被視之為邪教。上完這一課,我了解到宗教傳播真的是跨文化,可以穿透世界每個角落,尤其是今日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傳播之速度同時加速了宗教傳播和推廣,所以其滲透力實在是不能忽視,因為部分宗教中,其教義和活動,確實是導人迷信。
加上,今日同學報告時,提到無論歸信甚麼宗教都好,只要不做出過份迷信行為和傷害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對於此話,我可是非常認同。


個人心得 應華系107級 黎依文40385131I

 

我認為宗教信仰帶給我們是正面的影響,因為它可以提供我們情緒和心靈上的撫慰。此外,一些宗教的教義教導我們有關人生正確的理念和價值觀。

不過,一些宗教的信仰過於偏激,而導致悲劇發生。還有,老師和同學在課堂上談到新興宗教,讓我發覺原來在這個地球上存在著如此多的宗教。

我覺得無論哪個宗教的教義都是好的,只不過到了發展的後期因為人為的關係而變質了。

 


莊雅惠 said

at 6:43 pm on Dec 21, 2014

世界上有著各種不同的信仰,無論相信與否,自古以來就因存在而有人信仰,任何的宗教無所謂絕對的好與壞之分,信或不信,完全取決於人心。然而綜觀歷史,卻有許多宗教之戰,現在最為明顯的應該就屬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大宗教之間的衝突,將穆斯林塑造為「恐怖份子」,兩端烽火不斷,難道這就是他們眼中所想「信仰」的,支持他們宗教的經典內所謂的寬容在哪?尊重和包容又在哪?戰爭、殺戮難道就是他們所追求這樣的結果嗎?!所以我認為!不同的宗教信仰,我們都要給予尊重。

 


ooqqjun@... said

at 1:53 am on Jan 10, 2015

應華106甲 李連君 40285133I
對於宗教這個議題的上課心得
在上課聽了老師的宗教介紹後,又與我們現在的處境來做比較,宗教對於人類真的是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有的人為了宗教什麼都可以放棄,有的人把自己宗教視為最神聖的,其他宗教則是不順眼,世界上這麼多的宗教就會因為這樣而產生 了多次戰爭,又有人把宗教當做賺錢的工具,例如: 美國喬治亞州 Augusta 城,有一位叫 Marty Baker 的牧師,就用刷卡這樣子的招式在賺錢,另外宗教的力量真的是很大,它會導致種族鬥爭,種族歧視,而且還會對於社會受到威脅,例如:恐怖分子所信奉的宗教,就會使他們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