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1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3 years, 3 months ago

 

文化人類學 楊聰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應用華語系 海華組 研究所

103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綱要

 


 

個人心得   藝術處處和媒體封閉

 

應華107甲  40385128I  王軼

 

 

藝術有無形也有有形的,不一定是一幅畫掛在美術館才稱得上是藝術,藝術有很多不同形式呈現,像是街頭藝人的表演、別具風格的建築、花式運動等這些都是文化的藝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淡水一家叫娜莎賣土耳其冰淇淋的店,老闆不會直接把冰淇淋賣給你,他會先表演拋甩冰淇淋,用鐵棒把冰淇淋轉來耍去,當要給你的時候又會縮回去繼續拋,透過這門技術與客人互動,有的客人更會身懷破技來主動與老闆互動起來,這些都是文化藝術的表現,同時其實藝術亦是一個讓人與人之間增加交流接觸的途徑。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傳統藝術像是原住民的服裝、舞蹈、歌曲等都漸漸流失,其中會有專家去拍攝和原住民,務求把這種族的藝術在攝影機下永遠被保存下來,並代代相傳,讓後人也有機會接觸認識。

 

對於媒體特別是台灣的新聞,一直不太喜歡,台灣的新聞太多無謂、非重要性的報導,甚至有的直接從網絡討論區、youtube上抓下來再加以渲染修飾再報導給民眾,如此一來我何不直接到網絡上看原版。而且台灣媒體的國際性很不足,觀察下來,大多新聞都在講述台灣內的事情,其他國家地區的事情都不太知道,訊息有點封閉,我覺得台灣應該要在媒體上向外邁出,不要侷限在島內。

 


40285135I 郭詩欣 應華106甲

在課堂上我們組討論過藝術與文化的再現這個議題,我對此有些體會。幾個月前我到了臺灣博物館參觀,其中原住民的展區中擺放了許多時裝,細看這些都是現代設計師以原住民衣著的原有特式加以設計,加入了現代或其他的原素,再呈現在人們面前。現今有許多的年輕原住民到城市來上學就業,這樣一代一代的下來,想必有不少的文化會被遺忘。就像服裝為例,現在的原住民不是沒有再穿了,只是他們的服裝不再只有原住民傳統服裝,新一代的人也可能會較少穿著。因此我覺得藝術與文化的再現救起了這種非社會主流的文化。就像展覽中把原住民傳統服裝變身一為時裝,不但讓其服裝文化得以保存下來。透過這種展示活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其民族特色,對外宣揚,讓文化得以傳承。因此我認為藝術與文化再現在這個急於城市化發展的國家中很重要。它的作用不但是傳承,更是宣揚。


 

心得---太平輪 (107應華 黃唯婷 40385104I)

在聽到老師的介紹之後,我回家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在這部電影的一開始就直接是戰爭場景,那時正值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八日抗戰,也就是國民黨與共產黨聯合對抗日本的時候,台灣在那時還是被日本殖民統治,所以日軍軍營裡有些是台灣去幫忙的,而嚴澤坤(金城武飾)是一名台灣籍軍醫,在戰爭時幫日軍傷兵包紮急救。1945年抗日成功,由於雷義方(黃曉明飾)將軍領軍炸掉了敵營,獲得了大勝利,因此變的鼎鼎大名。但是,八年抗戰完不久後,國共內戰便開始了,國內動蕩不安,氣氛緊張敏感,在此時,軍人雖為國捐軀努力打仗,但是許多人都不太喜歡軍人,然而,家裡很有錢有勢的周蘊芬(宋慧喬飾)卻愛上了雷義方將軍,即使媽媽千交代萬交代不可以嫁給軍人卻還是無法阻止這兩人的愛情,果真不久後,軍人又被徵招去打共產黨,為了家人妻小的平安,許多人都搭上了船前往台灣去避難,然而在戰爭開始後,國民黨節節敗退,以至於船票的價錢日日飆升,讓很多想避難的人都瘋狂的去找工作拼命賺錢,不僅如此,為了要領國家發放的糧食,還必須與陌生人假裝成夫妻才可領到足夠的糧食,這就促成了于貞(章子怡飾)與佟大慶(佟大為飾)的相識,雖然只是為了領糧食,但兩人卻都是為戰爭所苦的悲情人,于貞的先生早早就被徵招而且一直毫無音訊,于貞到處跑到處找只抱持著可以找到他先生的希望,然而,佟大慶因為家裡的關係,早早就自願去當兵,因為一直在打仗根本沒有時間可以討到老婆,於是這兩人都對彼此抱持著期望以及期待,在這種戰亂的時候,這樣小小的期待都會是活下去的目標,可見戰爭造成多少的的分離、多少的悲劇。

最後,在東北戰場沒有糧食補給天氣又冷的狀況下,連同雷義方將軍全軍覆沒,國民黨的軍隊不是被共軍徵招了就是打輸了,以至於大家都搶著往台灣出發的太平輪船票,但是在雞籠外海卻與另一艘船相撞而沈沒了。

這整個電影描述了愛情、親情但都被慘忍的戰爭破壞了,不只是等著雷義方回台灣的周蘊芬或是等著先生消息的于貞還是被于貞感動而一直把她作為希望活下去的佟大慶,都是如此。戰爭是如此的現實,政局是如此的動盪,連這樣小小的希望都可以是大家活下去了理由,看了真是讓人心酸。


 

歐陽家琴  40285234I  應華 106 心得

 藝術 或 美術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的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藝術可以分為很多類別建築文學音樂戲劇等。而且"藝術"在每個人眼中都有自己和別人不同的的定義。老師今天提到了,在泰國北部的Kayan族(甲良族)或稱長頸族。所以我想在這裡補充一些資料。長頸族原始是居住在緬甸,由於長頸族與緬甸政府發生衝突,大部分的長頸族就移民到泰國並定居於湄宏順、清萊邊界等地。他們也都維持原有的文化及語言並且傳承給下一代。長頸族一直給人神秘的印象,長頸族的女孩在5-9歲的時候就會開始戴上銅頸圈,第一次戴5圈,後續再陸續加上20圈,他們之所以會戴銅頸圈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傳言是避免女人被野獸襲擊時咬頸部致命,也有說法是為了讓女人更像Kayan民間傳說中的長頸龍,更有一說是丈夫為了避免妻子被其他部落搶走呢。雖然我也是住在北部的人也只去過一次,很多長頸族的女孩還蠻愛漂亮的,頭上的色彩和花朵,以及外出必擦的香木粉都可以看出她們有花心思打扮。她們除了賣毯子和手工藝品外,像她們外貌的手工娃娃也是常常販售的商品之一(我當時也買了不少呀)。我各人覺得長頸族真是一個充滿者藝術文化的小族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心得       藝術與傳承 40385222I 楊小津

說其藝術和傳承,我想說說生活理念不同下的不同區域的表現型態。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高齡人士的表演,很震撼,也很受鼓舞。兩個小時、有12組團體,223位來自臺灣及紐西蘭的年齡在6295歲之間長者分享了他們的經典之作。

想起來人類文化學上所說的美國已經出現了the grey and the brow的問題,這個社會正在接受嚴峻的考驗。消極的、積極的解決辦法都在付諸實踐,舉例安樂死這個敏感的話題來說,2002年在荷蘭安樂死就已經合法化。對健康人來說,的確太消極,然而對於少數無法救治又飽受煎熬的殘障人士,也許是解脫痛苦的唯一辦法。

正常人呢?我們應該學習台上的最佳拍檔:一對表演探戈的長者,兩位舞者都超過了73歲,腳步輕快,節奏準確,絕對不輸給專業人士。

還有從紐西蘭專程而來的最令人震撼、平均年齡78歲的街舞演團隊The Hip Operation Crew。他們從懷希基島坐船到奧克蘭市,再轉搭巴士到機場,搭飛機從新加坡到吉隆坡,最後才到臺灣。千里迢迢,不辭勞苦。台上的20人,全部銀髮,黑衣白袖,行走自如,排成四行,通過肢體造型的快速改變,表現街舞的豪邁奔放。最令人驚奇的是變成兩縱列時,出現了千手觀音的動作。兩列同時變化,配合誇張的表情,讓我感受到遠方來客的熱情和神奇。

我感受到老人家的認真、努力,世界上最公平的只有兩件事:死亡和老化。我們無法選擇自然賦予我們的必然。為了一個社會進入良性的傳承讓我們真愛生命,從身邊做起吧。


 

應華 106 楊婉憶     40285132I

上了這節課后,我基本上了解了媒體對大眾文化的影響而基本上歸納出一下幾點:

  1. 傳播媒介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讓跨時代、跨國籍。
  2. 會因文化產生不同的理解力。
  3. 也會因人民所需做不同的措施,如派人駐守各個國家。
  4. 傳播不僅傳播文化,而且能創造文化,既傳媒文化。
  5. 媒體的另一個功能是提供社會凝聚力。例如:比賽(讓大家聚在一起看)
  6. 媒體所塑造出各種不同的工作與家庭形象。

劉正淑 said

at 10:00 pm on Dec 22, 2014

106級應華系 40285130I 劉正淑
記得上星期老師叫我們討論 有關藝術的傳承,藝術是什麼?什麼才被認定是藝術呢?而只有美好的事物才是藝術嗎?個人覺得不是,一件東西,一個物品 一句話 只要有人欣賞 喜歡它也是許就可以被定義為藝術品。
媒體 什麼是媒體?而台灣的媒體存在於什麼角色,他們要傳達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事情,而現在台灣媒體傳達給我們的又是什麼?是真的想要看到的嗎?
因為是僑生沒有電視,台灣新聞就可以從電腦才可以了解到,而現在的媒體除了一天重複報道那幾個新聞外確沒有看到其他的,有時新聞還是一些網絡上流傳的東西。這些並不是我們想看到媒體所傳播給我們的信息。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